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中國家長最關注的話題,但是也是備受爭議的話題。“如何教育孩子”、“孩子是否需要富養”等問題總是令很多家長困擾。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但是家長卻反映“月薪三萬,卻養不起孩子一個暑假”,這樣的事件不是個例。小美經常會聽到家長抱怨:“養孩子已經成為一個奢侈品。”
星二代是當下最受關注的群體。據說李湘為女兒王詩齡8歲生日舉辦的生日趴費用高達10萬。在教育方面,更是毫不吝嗇,王詩齡一年的學費就是20多萬,李湘也曾經在節目中坦言,女兒一年的生活費可以買一幢別墅。
國外也不乏富養的例子。貝嫂作為全球吸金能力最強的女人之一,即使不嫁小貝,也能成為人生贏家。事業得意,轉型成功,兒女表現也是不俗,完全沒有富二代的浮夸。
大兒子Brooklyn,念書期間在咖啡店打工,現在已經斬獲頂級藝術院校Parsons的Offer,成了攝影專業的新生。
小公主Harper,五歲就有了自己的品牌。我們還在玩泥巴的時候,小妮子已經開始賺錢了。
二兒子Romeo,小小年紀就和Burberry合作,與一眾超模拍硬照。
三兒子Cruz,已經出了自己的唱片。
說真的,以貝克漢姆夫婦的財力,不僅能給孩子創造足夠的平臺和資源,也經得起孩子們在探索過程中的各種折騰。但是,小美想要告訴寶爸寶媽們,真正的富養孩子,是父母為孩子提供從物質到精神全方位的富足!我們來看看國外的富養是怎么做的呢?
鼓勵嘗試,征求孩子的意見
伊頓公學教授創業的老師Adrian Lloyd說過:“如果你做了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,你絕對會失敗。”
貝克漢姆夫妻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由著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。喜歡畫畫就去畫畫,想唱歌就去唱歌,想拍照就去拍照。哪怕大兒子的照片拍的毫無技術含量,銷量也不盡人意,但是只要認準方向,就有提升的空間。
但是,中國父母則是,學什么對孩子未來有用就去學,孩子數學不好,就報一個數學培訓班;不僅學習重要,課外興趣也很重要,因此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。但是,是否有問過孩子喜歡做什么?對什么感興趣,是否征求過孩子的意見呢?給孩子的很多,但是如果孩子不感興趣,最終也是無濟于事的。所以,富養不是一味地給予,而是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見,鼓勵孩子嘗試。
樹立正確的金錢觀
貝氏夫妻資產加起來超過3億英鎊,坐擁金山銀海,卻讓大兒子到咖啡店刷盤子跑堂?缺那點兒錢嗎?
貝嫂在美國的《時代雜志》發表的公開信中,做了最好的詮釋:
“正是因為孩子們有如此優越的生活,懂得做人就尤其重要。他們要懂得今天的生活是父母辛苦拼打出來的。他們要懂得,不能坐享其成,而要自己勞動創造生活、贏得尊重。”
但是,反觀中國家長,打著不耽誤孩子學習的旗號,不讓孩子干任何家務事,所有的時間都去看書學習,提供一切優越的生活。
南京師范大學酈波教授說:“這是一個全民富二代的時代。我們指責富二代的行為失當,但是其實,我們都是富二代的踐行者。”
所謂“全民富二代”,我們明明不是富人,卻以富二代的物質標準滿足孩子的要求。
你明明月薪三千,看到其他小朋友都玩蘋果手機、蘋果電腦,你節衣縮食,也給自家孩子都買了;你可能只是一個普通基層員工,卻不惜大舉借債,讓孩子上一個貴族私立學校,你明明自己過得很辛苦,日子緊巴巴,對孩子的要求,甚至是過分的要求,一律都滿足。
全民富二代時代,夫妻倆加上雙方父母,養一個孩子,所有的資源都傾注其身,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,活生生把一個普通小孩,供奉成了小皇帝。
所有的父母都生怕自己的孩子被比下去,拼命給孩子好的物質環境,哪怕自己承擔不起。他們以為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是精英,很多時候,養出來的是廢物。而所有父母都卯足勁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印鈔機。為孩子提供基本的物質生活是沒有錯的,但是必須要量力而行,同時也要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。
盡可能高的教育層次
父母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,想盡辦法買學區房,托人上名校,盡可能讓孩子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。但是對于那些買不起學區房,無法讓孩子上名校的家長來說,應該怎么辦呢?
很簡單,你自己,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!
沂蒙山區的文盲農婦王秀云,為了鞭策自己的兒子好好學習,就跟他打了個賭:孩子如果考上清華,她就能當上作家。
13年的時間,每個晚上,她都和孩子一起燈下刻苦學習。王秀云從大字不識到出版25萬字的長篇小說,兒子從不學無術到清華碩士研究生。
我們可能無法從學業上去輔導孩子,但我們可以從精神上為孩子樹立起榜樣。父母以身作則不斷追求上進,可能是帶領孩子獲得更高教育層次最有效的方式。
為孩子的未來提前做好規劃
剛滿五歲的小七,是貝嫂重點培養的對象。由于小七實在太火,貝嫂干脆把她的名字注冊商標。
做這樣的選擇,說明貝嫂很好的研究過小七的商業潛力和英國的市場需求。在別人看來可能認為這是功利,但是為自己的孩子早做規劃,是負責任的表現,也是“富養”的正確打開方式。小七將來長大,無論是向娛樂界還是商界進軍,都會因為麻麻的提前規劃而做好了準備。
而在中國,父母似乎對于“規劃”這件事很沒有經驗。除了跟風送到國外接受教育,就是完全把小孩給“養殘“。現代版的仲永層出不窮,也不能全怪孩子走偏,或者長殘。
為孩子規劃未來,是一件所有家長都要解的難題。僅僅是動用資源讓孩子進排名最高的學府,口碑最好的補習班,并期望他將來找一份高薪的工作是遠遠不夠的。父母也應該未雨綢繆,根據孩子的現狀,結合時代發展,為孩子的將來做好規劃很重要。就拿時下最熱的少兒編程來說,不乏有很多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家長,從孩子的自身發展出發,去了解少兒編程課程對孩子的影響,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,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。縱觀編程的發展,很多家長已經看清未來將會是編程的世界,各個領域都需要懂編程,而且從長遠來看,編程在未來工作中將會變得尤為重要。因此,很多家長毅然決然給孩子報了少兒編程課程,為的就是孩子能夠從容的應對未來。
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可以傾盡一切,但是又有多少家長明白“富養”成功的核心是什么呢?其實,真正的富養和錢沒有太大的關系。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孩子理解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贏家,要培養孩子能夠自我應對未來的能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