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我希望,兒童入門級別的編程工具,能夠做到:
-
語言簡單易學有趣,
-
沒編程基礎的家長參與毫無難度,
-
容易完成作品,可以隨時檢查每一步運行,孩子有成就感。
第一步:寓教于樂的帶給孩子一個概念:編程能實現什么,或者說什么是計算機語言,什么是編程思維。
這方面推薦兩個我們用過的,也確實最火的兩個工具:
-
一個是來自麻省理工設計開發的少兒編程工具Scratch貓爪(8歲以上)。其家族也有給更小孩子的ScratchJr(Junior,5歲以上)。
官方主頁在這里:https://scratch.mit.edu/。在頁面最下方可以選擇中文,且可以將“無線編輯器”免費下載到電腦上。中文版語音講解在App Store里也可以下載“Scratch教程Lite”,前半段課程免費,后半部分需要付費。
這個圖形化程式設計軟件,可以在孩子沒有任何計算機基礎的情況下,通過拖動程序模塊,來創建動畫,故事,音樂,游戲等等,讓孩子初步理解設計流程。
它不需要孩子學會什么編程語言,應該怎么寫代碼,而是側重孩子從整體上和細節上如何去思考,設計,以及解決問題,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、獨立思考能力、邏輯能力。
-
另一個是來自蘋果的全免費編程啟蒙App:Swift Playgrounds。其3D界面非常的贊,特別滿足兒童好奇心,只能用iPad下載。依托在蘋果這樣強大的產品上,有趣,易于上手,難度循序漸進,非常吸引孩子。
這也是特特目前在玩的編程語言,很有成就感。
特別令人滿意的是,有中文界面。特特雖不能完全看懂指令的描述,連蒙帶猜加上我給解釋,他可以自己獨立思考如何排列代碼,因為編程方面我實在轉不過彎來。
我陪他完成好幾個代碼通關后,發現這確實是一個有很強帶入性的APP,非常適合7歲以上的孩子了解什么是編程,什么是計算機語言,以及他們能實現什么。
整個Swift Playgrounds是一個動畫場景。人物Byte,會得到各種指令去搜集寶石,會在撿寶石的路上遇到諸如“直行”,“往右拐”,“跳躍”,“采摘”等指令,這些需要通過Swift語言來編寫:
讓孩子們有了最初的概念和思路,原來通過計算機語言,可以執行命令。
屏幕左右分別是編程區和對應的互動3D動畫。屏幕左上方有文字描述,是這次編程的任務,不會寫指令不要緊,孩子們看屏幕正下方的每一個已經給出的指令,思考如何排列,選取合適的參數來完成任務。
還可以隨時運行,看到剛才設置的指令的運行結果。
上面兩個圖片是特特獨立成功運行的一組,這么長的代碼,對孩子自己的思路組建,耐心,都是很棒的考驗!
第二步:與孩子們喜歡的樂高相結合。
之所以建議與樂高結合,一方面是因為很難有孩子抗拒樂高搭建,另一方面是,樂高的機器人設計這一塊,做得非常成熟了,后續會有團隊和競賽等方式跟進,鏈式學習對孩子的興趣培養有很大幫助。
在這一步,可以使用樂高教育系列的編程啟蒙Lego Educcation WeDo 2.0。把搭建好的樂高模型與iPad或電腦上的簡單的程序編寫通過藍牙相結合,來達到讓孩子思考解決方法,不斷嘗試,實現想法這么一個過程。
這個樂高模型組建在亞馬遜上就可以買到,而程序編寫的平臺在App Store里可以搜索到免費的Lego WeDo下載平臺。適合7/8歲以上的兒童,里面有中文引導課程。
很多樂高機器人的線下課程收費不菲,法蘭克福是120歐元四次,我和特特玩過的部分,覺得初期完全可以在沒經驗的家長的帶領下自學,整個思路很簡單,加上孩子喜歡,琢磨起來很快。
我們今年的特特生日聚會,邀請的就是一個樂高教育的小團隊來家里帶8個男孩子做Lego WeDo,之后再來詳寫這一部分。
第三步:兒童編程語言與機器人大賽的完美結合。
10歲四年級上下的孩子,可以考慮開始使用樂高教育系列的EV3(Lego Educcation - Mindstrom EV3)。因為在后續的進度中,有超級吸引人的比賽:機器人大賽。
關于機器人大賽,并不是單單為了獲得名次的競爭性比賽,孩子們組隊還能提高團隊精神和增強對編程的興趣。比較出名的是FLL(Roboterwettbewerb First Lego League樂高聯賽)和World Robot Olympiad(世界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),參賽隊伍并不需要層層選拔,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工作室,或者幾個趣味相投的伙伴,三人以上組隊,就可以報名參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