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國家每個人都應該學習計算機編程...因為編程教會你怎么去思考。
——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 史蒂夫 喬布斯
隨處可見的機器人
機器人是一種機器,一種會收集周遭環境信息的機器,根據這些信息和事先編寫好的程序指令,機器人可以完成各種特定的任務,簡單任務比如自動旋轉門,復雜的機器人可以學習如何應對未知的狀況。
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,從做家務的吸塵機器人,孩子玩的遙控汽車,到自動販賣機,大型工廠將飲料裝進瓶子的流水線,大大小小的機器人隨處可見,只是大部分人沒有察覺,也不清楚它們是怎么運作的。
在這個科技時代中,孩子們對智能手機,平板電腦的使用駕輕就熟。而除了成為種種科技產品的被動消費者之外,他們應該看到科技背后的世界,真正去了解周圍的事物,甚至掌握創造未來生活的主動權。
而這一切都與編程有關。
編程到底是什么?
本質上說,編程是想辦法解決問題,實現目標的過程。一個問題常常有多種不同的解法,每個孩子會通過不同的途徑去達成同一個目標。當他們在思考和討論方法背后的邏輯時,當他們在列舉實現目標的步驟時,就是在運用編程的算法。是的,這樣說來,算法和編程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,數學計算是個顯而易見的例子,孩子們每天選擇上學的路也是算法,甚至做三明治,或是綁鞋帶的步驟都可以稱之為算法。
而編程的核心是通過分析步驟的角度去解讀問題。現代家長們都希望,孩子們能從學習中獲取真正的本領,以適應現在和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,不希望他們只會考試或者死板的套用公式,缺乏邏輯思考與實踐能力。兒童學習編程恰恰是為了提升邏輯思考的能力,養成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,絕不是為了長大做一名程序員或者計算機工程師。
當孩子們掌握編程的要領后,即使面對再復雜的問題都可以簡單地剖析成幾個重要部分,然后他們就會發現哪些部分是他們已經解決的,哪些部分是關鍵問題所在,哪些部分之間存在邏輯或者時間關聯。接著就是想辦法:怎么安排時間最合理、怎么設計步驟最科學,怎樣取舍和選擇等等。當總結和推敲出最優方案后,孩子們就如同講故事一樣,會用“先”、“然后”以及“最后”來解釋他們的想法,這是非常重要的分析與解決難題的能力,將這套思維邏輯運用于計算機語言進行實踐,就是編程。
全球通用的編程語言
編程像是一種科技語言,它可以通用于整個世界,因為科技沒有國界。21世紀科技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,編程也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,幫助人們將工作任務化繁為簡,“科學家”可以運用統計程序編寫命令后迅速計算出想要的數據,“建筑師”可以運用計算機建立虛擬模型,不需要真的建造房屋就可以看到自己設計的作品,等等,而編程的力量仍在不斷擴大。
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意識到兒童學習科學、科技、 工程以及數學(STEM教育)的重要性,美國總統奧巴馬呼吁全民學編程,英國將編程教育列入小學新課綱。而且編程也不再只是男孩子的天地,對機械程序感興趣的女孩數量在增加,而且她們表現的十分出色。對所有的現代年輕人而言,掌握編能力程后,就擁有更多機會將自己的想法變為現實,真正改善或者解決實際的問題,創造他們理想中的未來世界。